注意!这项指标异常也会影响你的好孕
发布于:2024/12/18
正文开始之前,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:
Z女士,30岁,检查出胰岛素血症,有过两次移植失败的经历,最近一次促排取卵情况如下:
(促排结果)
结合上述,相信姐妹们也猜到了我们要讲的内容,没错,今天就给大家谈一谈“高胰岛素血症——糖尿病的前奏”。
高胰岛素血症,这个名字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,但它却与我们的血糖健康息息相关。
简单来说,就是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了。为了维持血糖稳定,胰岛β细胞不得不“加班加点”,分泌出远超正常水平的胰岛素来“工作”。这种长期的超负荷运转,不仅让胰岛功能逐渐衰退,更埋下了2型糖尿病的隐患。
临床上,当空腹胰岛素水平达到或超过25μU/mL时,我们便可诊断为高胰岛素血症。
高胰岛素血症的病因比较复杂,一般有以下两点因素:
遗传因素
如胰岛素受体及胰岛素的信号传导通路上的基因突变,可增加患高胰岛素血症的易感性。例如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,指婴幼儿持续性、频发性低血糖,考虑为遗传因素。
环境因素及个人生活方式
如运动量减少、高脂高热量饮食、肥胖症等都可能促进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。
注意:肥胖是高胰岛素血症的一个重要特征,包括全身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。
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高胰岛素血症的几率增加,也有研究发现,吸烟也会增加患高胰岛素血症的风险。胰岛素抵抗容易导致最后糖尿病的发生。
高胰岛素血症的危害,远不止于它本身。它更像是一个潜伏的“健康刺客”,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我们的身体。
首先,它可能导致餐前低血糖,这是糖尿病前期的典型表现。而糖尿病前期,就像海面上露出的一角冰山,其下潜藏的风险不容小觑。
其次,高胰岛素血症还是代谢综合征的温床,容易诱发血脂异常、高血压、高尿酸血症及脂肪肝等多种代谢性疾病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它还会增加大血管病变的风险,如冠心病、缺血性脑血管病等。随着病情的进展,这些风险还会进一步加剧。
此外,高胰岛素血症还与某些肿瘤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,如乳腺癌、肺癌等。
最后,高胰岛素血症与自然流产密切相关。
Maryam(2012)等一项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观察了100 例RSA患者和正常人群对照组,检测空腹血糖(FG)、空腹胰岛素(FI)水平。
发现FI (FI <20μU/mL或≥20μU/mL)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,而FG和FG/FI的比值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无差异,证明高胰岛素血症是复发性流产(RSA)的独立影响因素。
国外Diejomadh等(2009)及国内王琨(2014)等研究均认为,复发性流产与胰岛素抵抗有相关性,有IR女性的自发流产率是无IR者的8倍。
这些研究都表明,IR及高胰岛素血症是复发性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。因此,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,必须重视胰岛素的检查。
3、该如何治疗?
胰岛素抵抗导致机体发生代谢紊乱,并伴随多种代谢相关疾病。
临床上积极治疗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,尤其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的高胰岛素血症,可有效纠正其继发的糖脂代谢紊乱、改善排卵功能,提高妊娠率。
一般治疗
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应改善饮食结构,加强体力活动,以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,改善代谢紊乱,缓解高胰岛素血症。
特别对于肥胖的患者更应积极通过体育锻炼及限制热量以降低体重,使胰岛素水平下降,同时可增加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的效果。
药物治疗
临床上常用药物为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,其通过减少肝糖生成并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,降低胰岛素水平,同时二甲双胍还可改善PCOS的高雄激素血症,促进排卵,降低患者的自然流产率,可以一直服用到怀孕再停药。
另外,生长抑素如奥曲肽对人体内多种内分泌腺体有抑制作用,通过抑制生长激素的释放,抑制各种因素引起的胰酶及胃泌素分泌,也可纠正高胰岛素血症。
不孕患者的处理
在PCOS的不孕患者中高胰岛素血症常伴有高雄激素血症,在积极通过生活方式改善,降低高胰岛素血症的同时,降低雄激素水平。
一些抗雄激素药物如醋酸环丙孕酮、地塞米松等,可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,纠正高胰岛素血症。也可用克罗米芬、来曲唑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(HMG)诱导排卵,提高妊娠率。
总之,怀孕就是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有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指标也会影响成功率,这就提醒我们,在备孕时要注意检查并及时干预和治疗,为好孕保驾护航。
国外试管婴儿服务
更多国外试管攻略
预约来电
LOVE & FAMILY
让你实现做父母的梦想
圆梦热线: 4008-257-611